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

自給自足一人農業樂趣多--陽台種菜筆記


其一:開始自給自足人生。

二零一七年雙十連假將盡之際,在陽台開始我的自給自足一人農業,種下的兩顆蕃茄、十株蔥、以及五株小百菜的替代品。會叫他小百菜的替代品,是因為本來要買小白菜的,但老闆沒貨,便說,「但是我們有 XXX。」一回頭就忘記 XXX 是什麼了,但還是帶回家。如果有人知道「小白菜」到底是什麼,請留言和我說。
在夭折了兩株「小白菜」後,剩下的幼苗竟順利紮根、茁壯了。

2017/11/19 初次採收蔥


種了四十幾天的蔥,細得像韭菜。
種了四十幾天的蔥。他們只長高、不長胖,而且長得東倒西歪,還被新竹的風吹折。現在這個形態很像我在國外看到老美的青少年,瘦瘦高高的。但再大一點,不知道施了什麼法,這些高瘦的青少年就會變得超壯。
看來我得對我的蔥施一些法術。為了讓他們長成大蔥,似乎要進行移植吧!
移植看起來比較健壯的蔥後,剩下這些,就來做個蔥花蛋吧。怎麼覺得和剛買來的苗差不了多少?
自給自足的第一個蔥蛋。
吃起來像是普通的煎蛋,但是細細品味,的確有一股優雅的淡淡蔥香。成功!

2017/12/24 第二次採收蔥

移植後的蔥枯了大半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洞挖太深,根部以下已沒有土,不利吸收水分。
餘下的蔥,仍然沒有變胖,依舊細如韭菜,不知道是不是冬天太冷,加上我的陽台日照不足。倒是埋在土裡的部分,如預期的變成了蔥白。
看著柔弱的蔥,讓我日後看到超市裡大把大把的蔥,都對農夫肅然起敬呀!

移植後倖存的蔥,附小橘子一顆做為比例尺。

2017/11/25 採收「小白菜」

從菜苗開始種的「小白菜」共五株,最後有三株留下,但隨著他們逐漸長大,出現一個問題。
當底部的菜葉長到較大片、接觸到土壤後,可能因為土壤的濕氣吧?就會開始腐爛。因此,隨著時間過去,雖然仍不斷地有新生的菜葉,但伴隨著老菜葉爛掉,整體的尺寸在一個月後就沒有繼續增加。

種了一個半月左右,但大概快一個月時就是這個尺寸,沒有再變大了。 看來是時候把這些菜吃掉了。這小分量,只能當配角,做個青菜蛋花豆腐湯吧?

其二:施肥再出發

一八年的一月二十日,我開始第三波種植(其間還有種過一波大陸妹就跳過不提)。一方面擔心土壞養分在不斷澆水後流失,一方面也想為菜長不大找個地力不足做為理由,我首次嘗試了施肥。
買的是有機肥,滿滿一大包像是狗飼料。趁著這次施肥,也把因不斷澆水變得密實的土翻鬆,讓底層的土透透氣。好的土應該有四分之一是孔隙,可幫助空氣、水分流通,並讓根有伸展空間
施肥後,選擇種植的是山茼萵。除了用肥料外,為了避免菜葉接觸土壤後腐壞,我把植株正下方的土稍為做得高一些,兩側稍低,降低菜葉接觸到土壤的機會。我還嘗試在其中一株的土面覆上塑膠,一樣是為了避免菜葉腐敗。

近盆:四株山茼萵。遠盆左至右:蕃茄、辣椒、山茼萵。

2/22,3/24,兩次採收山茼萵

山茼萵算是開始一人農業後稍微成功的作物吧?不知道是否因為施肥的緣故,常常幾天不見,就覺得他長大不少。此外,山茼萵植株的形,就是以向上生長為主,不像先前的「小百菜」的菜葉一樣容易碰到土壤。
種植約一個月後,用剪刀剪下收成第一次,並留下幾片葉子讓他繼續生長。再過一個月後,又長成差不多的大小,再度收成。
有趣的是,剪枝後,植株從「傷口」處會岔出兩條莖。

第一次收成的山茼萵。

沒有留言

張貼留言